
《这儿真好》教学设计
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,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,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《这儿真好》教学设计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《这儿真好》教学设计1[教学要求]
1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2、学习本课9个生字,认识9个二类字和两个偏旁部首。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,
3、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,知道“这儿”好在哪里,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爱护环境。
[教学重难点]
1、学习生字,写好生字。
2、读通课文,读准课文。
[教学课时]两课时
第一课时
[教学要求]
1、能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。
2、学会本课5个生字,认识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和新偏旁“穴宝盖”。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。
[教学准备]生字卡片、挂图、投影。
[教学过程]
一、导入:
1、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,说说你看到了什么?
2、找找两幅图有什么不同之处。
3、质疑。
4、揭题,读题
二、初读课文
1、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,要求如下:
第一遍:读准课文中生字的字音,读准词语。
第二遍:课文中句子读正确、读流利。
第三遍:边读边想,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。
2、检查读书情况。
(1)出示生字词语,指名读,领读,齐读。
(2)分段指名读课文,逐段评读。
(3)文中较长的句子要加强指导。
3、齐读课文。
三、学习生字词
1、认读生字:座空连忙呀
2、口头组词:
座一座座位空空军天空
连连忙连长忙连忙帮忙
呀好呀你呀
3、自学笔顺
4、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?
5、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:坐——座呀——芽
5、师范写,生书空。
6、学生描红,完成习字册。
四、作业
1、抄写生字。
2、朗读课文。
第二课时
[教学要求]
1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2、学会本课4个生字。认识一个偏旁“刀字头”。
3、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,知道“这儿”好在哪里,教育学生从小爱护环境。
[教学准备]自制动物头饰和有关图片、投影、生字卡片
[教学过程]
一、导入
1、师: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,齐读课题:《这儿真好》
2、复习词语
(1)读生字,小老师领读
(2)读词语,开火车读,齐读
二、教学课文
过渡:请小朋友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谁的故事?(小熊)
谁能告诉老师,小熊住在哪里?(荒岛)
1、荒岛是什么样的呢?看图
(1)指名说(光秃秃,没有树,没有朋友……)
2、小熊在那里生活的怎么样?出示第一自然段
(1)指名读
(2)指名回答“孤零零”
(3)“孤零零”什么意思?(寂寞、孤单)
(4)指名读好
过渡:是呀,没有朋友孤零零的一个人生活多寂寞呀。这时小熊看到天空飘来一朵云,它怎么做?
1、交流,出示第二自然段
2、当时小熊的心情怎么样?(着急)从哪个词上看出来的?(连忙)
3、指导读好
过渡:云儿不说话,飘来飘去变成了一棵树,这是想告诉小熊什么呢?板书:种树
师:是呀小熊也明白了白云的意思,谁来读读这句话,思考小熊种得怎么样?出示第三自然段中的第二句话
1、指名读
2、指名说(种了很长时间,很辛苦)
3、哪些词语上可以看出来?(种呀种,许多)
4、说说小熊怎么个辛苦,它都要干些什么?
5、指名读好
师:一年,两年过去了,小熊种的小树苗在它的精心照料下,慢慢地长大了,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小熊住的岛上看看吧。(出示图片)
1、说说现在的小岛怎么样?(出示词语:漫山遍野、绿叶成阴)
2、读好这两个词语
过渡:现在的小岛吸引了许多小动物,瞧一瞧都有些谁?
1、自读第四、五自然段
2、指名说
3、这些小动物来到小岛上都忍不住说了一句话,请小朋友在书上划出来,读一读,
4、交流,想一想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?(高兴)
5、指名读好
6、齐读
师:“这儿真好”到底好在哪儿呢?
1、指名交流
2、可最高兴的还要数谁——(小熊)它怎么样呢?出示小熊的话
(1)指名读
(2)齐读
(3)以前的荒岛,现在迎来了许多的朋友在此安家,这全都是因为小熊它懂得——板书:(种树,爱护绿化,保护环境)
师:课文学到这儿,老师啊有一件事想听听小朋友们的建议和意见:“我们的城市要创建旅游城市,可没有游客愿意来,学了课文你知道该怎么做吗?
1、学生自由发言
三、教学生字
1、出示生字
2、指名认读
3、自学生字
4、小老师教生字
5、教师范写
6、完成描红
四、作业
完成习字册
《这儿真好》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:
1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2、学习生字“极”。
3、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,知道“这儿”好在哪里。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爱护环境。
一、激趣导入
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《这儿真好》
1、静静地看老师写课题
2、齐读
3、指读读出你的理解
4、齐读
二、整体感知
这儿真好!这是谁说过这样的话?它们怎么说的呢?请大家读课文。
三、精读课文
这是谁说过的话?它们是怎么说的呢?
齐读
指读你认为应该这样读?你来试一试。
齐读它们为什么要这么说呀?
学生汇报小鸟树林是小鸟的家
新鲜的树叶是小象和小鹿的最爱
各种水果是小猴的美味呀!
还有谁也愿意来这里呀?为什么?
让我们替这些可爱 ……此处隐藏7622个字……?
五、学习生字“象” “空”。
1、伸出小手,翻到书后笔顺,书空“象” “空”的笔顺。
2、学习“象”
(1)说偏旁:撇刀头
(2)怎么记?学习:撇刀头。引导儿歌记忆:撇刀头下一扁口,一撇穿口过,弯勾里面两小撇,一撇一捺在外头。
(3)范写。
3、学习“空”
(1)说偏旁:穴宝盖
(2)怎么记?
(3)范写(一点写在竖中线,点撇头,横中线下一短横,最后一横要拉长)
六、作业超市。
1、把刚才学的两个生字,先在书上描红,再写在习字册上。
2、小熊找到了朋友真高兴,它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,好吗?
3、开始描红、写习字册,巡视指导。
板书:
16、这儿真好
荒岛 孤零零
绿岛 许多朋友
美化环境
《这儿真好》教学设计7新课程改革像一缕春风吹进了教改的草地.当我们翻开色彩缤纷`凝结着编者智慧和汗水的教材时,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世界。每一篇课文都引领着孩子们去认知大自然,感受大自然的美,了解这个美好的世界。
一、教材分析
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的课文《这儿真好》是一篇童话故事。课文讲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,告诉我们改善环境,保护环境的重要性。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:第一部分写小熊在荒岛上很孤单,第二部分写小熊在云儿的指点下,开始在岛上种树,第三部分写小熊找到了朋友。关键在于通过读书,学生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,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。与课文相配的插图也形象地再现了课文。
二、教学目标
新课标指出: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,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。从学生的发展考虑,根据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,我确定了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:
a)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b)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,知道这儿好在哪儿。
c)教育学生从小要爱护环境。
三、教学重点
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,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教材本身的特点,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: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,在教学中营造一种我想读,我来读,我要读的氛围,在读的基础上有思有悟。
四、教前准备
教师:磁带、录音机、小黑板、各种动物图片、画纸
学生:准备好水彩笔、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动物
五、教学理念
1.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,要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空间,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,课堂上形成师生互动,生生互动的一种氛围。
2.积极采用自主、合作的学习方式。
3.充分开展探究活动,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,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。
4.课堂上,给学生创新的机会,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。
六、教学设计的特点
1.读中品味,培养语感。
在设计教学策略时,我以读为本,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,体味课文内容,感受小熊的孤零零,小熊的辛苦,小熊的高兴和小岛的荒凉与美丽。在读中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,在读中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,培养语感,了解这儿怎么好,受到情感的熏陶。
2.激发兴趣,提供语言环境与想象的空间
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人,必须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。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,一个平等、轻松、趣味的课堂,无疑会让学生轻松自在,兴趣大增。例如在教学中,多处出现动物的图片,激发学生的兴趣,燃起他们看的欲望,说的欲望,读的欲望。当教师变成云的时候和学生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,学生会睁大眼睛,兴趣盎然,会把小熊问云儿的话读得入情入境。在看到黑板上到处都是树,是花,是草时,学生的兴奋是不言而喻的,此时此境,他们会张开想象的翅膀,说出自己心中最美的小岛景色。
3.创设情境,展示自我。
本节课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一个舞台,创设适当的情景,让学生说一说,画一画,读一读,想一想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,展示自我的愿望。例如,在出现小岛的美景时,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画笔,把自己心中的小岛画出来,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,创造性,调动他们的积极性。学生从画岛,到说岛,最后读课文,感受与课文融为一体。在朗读中放飞想象,联系说话,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。此外,这些环节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,培植了创新的幼芽!
4.拓展延伸,合理利用课程资源。
在拓展活动中,结合本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,挖掘教材的空间,利用身边的教材资源,让学生自由表达。如说一说家周围或学校的环境怎么样?你满意吗?你打算怎样让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好?又如布置实践作业,和家人一起去种树。这样的设计深化了课文,把想法变为行为,知识与技能、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在一起,营造一种开放的课堂。我想孩子们会有一串串童言稚语,一个个奇思妙想。课堂会真正成为一个让生命涌动的个性展台。
七、教学过程
(一)引入课文
由课题这儿真好引入课文,读题后,让学生说出上节课的感知,说出这儿指的是小岛,教师由以前的小岛是什么样儿的引入课文第一自然段。
(二)精读课文
1.读第一自然段,学生看图片直观地感受小岛的荒凉,感受小熊的孤单,让学生成为小熊,说说小熊想要做什么,加深体会,了解小熊的心理,朗读时自然入情入境。
2.教学第二小节时,我自己变成一朵云,学生很感兴趣,适当的指点,如果你是小熊会对云说什么,然后出示小熊问云儿的话,学生体会到小熊的心情,朗读也就融入其中了。
3.教学第三小节时,我以很快的速度拿下云儿的头饰让云变成一棵树贴到黑板上,激发学生的好奇心。这时,我让学生讨论小熊明白了什么?学生的兴趣很高。小熊是怎样做的呢?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小熊的辛苦,接着让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小岛,这样既给了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机会,也给了学生创新的机会,紧接着让学生说一说现在的小岛。读一读文中的句子,一步步加深对如今小岛的印象,进一步感受小岛的美。最后让学生齐读第三节,整体感受。
4.教学四、五自然段时,由我变成小熊为引子,引出会有哪些动物来呢?学生拿着玩具动物赶来和我(即和小熊对话),贴图片,读课文。这样的设计学生自主地说,自主地读,自主地解决问题,说出这儿究竟好在哪儿。
5.教学第六自然段时,学生充分感受小熊的高兴,齐读第六节。
6.全文读完后,我让学生听课文录音,再一次感受课文内容。
(三)总结
(四)拓展延伸
让学生说说我们学校或自己家周围的环境怎么样?你满意吗?你打算怎样让你周围的环境变得更美?这样设计,使知识与能力,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,也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。
(五)作业
和家人一起去植树,过一个有意义的植树节。这个环节将学生的想法变成行为,也是给他们一次实践的机会。
文档为doc格式